“恶露”是指产妇分娩后,子宫蜕膜尤其是胎盘所附物体地方的蜕膜的脱落,导致坏死蜕膜等物质经由阴道排出体内的现象。这一现象具体表现为:阴道里仍有血水样的液体流出,这些红色的液体中可能还混有血块。这是产妇分娩后出现的正常现象,产妇不必太过惊慌。产妇可以从恶露的质与量、颜色与气味对恶露是否正常以及子宫的恢复程度作一自我判断。
恶露的质与量、颜色与气味:产后第一周,产妇会出现红色恶露,即阴道里流出的液体量较多、颜色鲜红,这是由于这一阶段脱落的坏死蜕膜组织较多且带有大量的小血块和血液;产后一周后至半月之内,会出现浆性恶露,即流血量变少,血液变为浅红色,这是由于此时的恶露中包含较多的是宫颈黏液、阴道分泌物、坏死的蜕膜及菌;产妇产后半个月至3周内,出现白色恶露,即不再有血液,恶露色泽较白同时变得黏稠,因为这时的恶露中所含的是大量的白细胞、表皮细胞、细菌及退化了的蜕膜。正常情况下,这些恶露是有血腥味,但没有臭味。
产妇产后出现上述3种恶露均属正常现象,但如果产妇恶露不断,甚至产后1个月后仍有血液流出且量多并伴有臭味,有时还夹杂着烂肉样的东西,同时产妇感觉到下腹疼痛、腰酸的,这表明恶露已经不正常,有大出血的可能,同时说明产妇的子宫的恢复状况不太理想,需要立即就医。
总结: 产妇产后身体非常虚弱,坐月子尤为重要,恶露本属月子期间的正常现象,但它也极易与类似恶露的病症相混淆,因此新妈妈学会从质、量、颜色与气味几个方面观察恶露,可以正确判断自己的身体状况,从而对症下药,给自己一个高质量的“月子期”。